我承认这辆本田车和印度的人力黄包车有天壤之别。空调、立体式音响系统、DVD播放器,更不用提防水车篷了。驾驶着这样银光闪闪的豪华轿车,让人心情舒畅。 但是,世界上任何奢侈品都不能改变印度的交通状况。那里的交通法规不过就是几句轻描淡写的驾车建议。正像司机抱怨的那样,在印度四处兜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以下是在印度行车的几条建议: 喇叭是你的朋友 学会经常并有效地使用喇叭。在美国,喇叭声代表紧急事件突发。然而在印度,按喇叭却变成一种生活方式。任何时间、任何东西都能从你面前闯过——黑暗中,走在公路中央的行人、走错路的摩托车、沿大街滚动的轮胎——所以一定要腾出一只手放在喇叭上。在当地,司机向行人按喇叭,警告他们即将到来的车辆;司机向其他车辆按喇叭,避免发生交通事故。有时,司机甚至向空街道按喇叭,只是出于习惯而已。 不分车道谁大谁称霸 尽管到处能看到“沿道路驾驶最安全”的标志,但印度司机不会把自己局限于一条行车道内。于是,按吨位行驶的规则很自然地得到运用:简单说,就是小型交通工具必须服从于大型交通工具。首先是卡车,司机愿意把它们开到哪儿就开到哪儿。接下来是公共汽车,它们只畏惧“拥有上帝权利”的卡车。然后是动作灵活的小汽车,司机们常常带着不安的表情,需要用紧急刹车或突然转向,来避免“行驶权利大”的交通工具。 人力黄包车的权利高于摩托、自行车、行人和狗。牛是个例外。即使卡车也得避开印度人认为神圣的牛。 不要横穿马路 开着车突然闯到印度的公路上不会受人指责。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倾向,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。瞥一眼即将驶入的车道,确信没有人在你的视野范围内。假设你驾驶一辆小汽车,不必理会任何方向行驶而来的摩托车、自行车和人力黄包车——它们必须为你让路。然后,机会来了。加大油门!快按喇叭!闪车灯并祈祷!如果你够幸运,你会在公共汽车撞到你之前达成目标。把手伸出车外,比划几下,让你后面的车减速,然后你可以再回到原来的位置。你将见证一条有魔力的“扩张性公路”——短时间内,一条双行道内挤进4辆车。不要表现出惊慌失措,你可以吹着小曲目睹这一奇迹。 我们这些生活在印度多年的人,对此已见怪不怪了。掌握这些规则是一回事,每天的灵活运用又是另一回事。我确信我们的司机能胜任,只是无法达到印度人的境界:第一,处理多任务的超凡能力;第二,忍受的能力。 不过我们的司机表现还算令人满意,他的父母送给他一个绰号“多臂神”。在每个关键时刻,他能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以下高难度动作:调整空调温度、换档、减速让自行车通过、咒骂离得太近的小汽车、躲开身旁经过的卡车并避开路边熙攘的人群。 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孟买,忍耐的能力早晚会派上用场。在那里开车15公里通常需要花一个小时。有一天,我们乘人力黄包车时遇到被洪水淹没的桥,我问几个行人大概得等多少时间。“四五个小时吧!”一个行人平静地说。这段时间能干些什么呢?“除了等待,别无选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