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页
|
新闻记事
|
报 班
|
名 师
|
留 学
|
高 考
|
成 人
|
少 儿
|
远程教育
 
  热门频道: 四六级即将开班、新概念一至四册即将开班、留学直通车常年开设、远程教育常年开设报名热线:1300102795
 
高 考
 
 
 
 
信息搜索
 
   
 
推荐信息
 
 
·暂无信息
 
 
热点信息
 
 
·暂无信息
 
 位置: 天天教育网 >> 高 考 >> 高考复读 >> 正文  
复读怪圈加剧高考惨烈度 应届生几成弱势群体
 
编辑:admin     更新时间:2008-10-27      阅览:
 
 

      从课桌两堆半尺高的复习资料里钻出头,擦擦额头的汗珠,喝上一口水,张玲又深深地埋进书堆之中。这是8月4日火炉武汉的正午,当地气温超过36摄氏度,在高考过后一个半月,应届考生张玲再次回到了熟悉的教室。
       张玲刚接到本省一所师范学院录取通知,但最终还是选择复读。

if(window.location.href.getQueryString("ip")==null)Loc=sohu_IP_Loc.substr(0,4);elseLoc=window.location.href.getQueryString("ip");

张玲说,看到同学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,自己不服气,“关于复读,其实大家现在都没什么不好意思了,一般都是第一年考个二本,第二年再冲刺,我们现在高中越来越像四年制了。”

   一项调查表明,复读生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参与者。2007年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万人中,有289万为往届生,占28.6%。

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形是,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,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进入名牌大学,导致复读生的数量继续上升;同时,日益增加的复读生,又会造成相当比例的应届生不能在当年被高校录取,无奈成为下一届的复读生。

  另外,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,把有经验的好教师都留在了复读班,使得应届生更加弱势,从而拉长了高考应试链条,使复读成为深陷泥潭的应试怪圈。

  高中越来越像四年制了 痛恨复读,却又无法挣脱

  孟兰很有些愤愤不平。今年1月,孟兰顺利通过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自主招生考试,只要分数达到一本线,她就能被录取。她今年考了518分(文科),可是今年湖北的一本线是532分。

  “今年湖北有8万复读生,一本分数线比老师预期的高了十几分。”孟兰说,高考成绩一出来,班上的同学发现成绩整体偏低,平时能上一本线的同学滑到了二本线,预期上二本线的只够上个三本。班上的5名复读生却是例外——他们的分数都过了重点线。

  孟兰的成绩平时在班里靠前,预期可以超一本线30~50分。但高考发挥失常。暑假同学约她一起去复读,她挣扎了很久,准备去专门的复读中心。

  “我们痛恨他们,要不是复读生,分数线也不会那么高,但是现在我们也将成为被痛恨的对象”,面对复读孟兰的心情很复杂。

  贵州省遵义县一中在2007年高考中喜获丰收,有15名同学被北大、清华和香港大学录取,其中包括复读的省理科状元高立力。2006年,高立力高考失利,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,他选择了复读。高立力说,在考上北大、清华的15个学生中,复读班的学生就占到11个。

  武汉科技大学的一项校内调查显示:该校近三年来招收的学生中,往届生占20%左右,个别专业甚至达到30%。

  武汉某重点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介绍,前些年复读生是少数,都是分散插到各个应届班,而今大量的复读生已经占据高三的“半壁江山”。由于不少复读的学生学习基础很好,考上好学校的几率更高,因此学校在设置复读班时,往往将最好的师资配备给复读生。

  这位老师说,国家不再扩招后,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浮动不大,所以只能提高录取分数线,大量的复读生导致了某些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攀升,应届生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。不少应届毕业生抱怨:复读生占用了本应属于他们的高校招生名额。

  在一些贫困地区的重点中学,已经形成一种特有的复读生态。武汉市东湖中学的卢老师曾经做过下面县市的中学领导,他告诉记者,在地方中学,学校每年都要开办四五个复读班,每个班八九十人,一到暑假,毕业班的班主任就到处拉生源,甚至劝说一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复读。

  卢老师说,有时学校甚至“倒贴”奖学金给高分考生。在教育部门只注重升学率的情况下,公办学校十分看重复读生这个升学率增长点,纷纷加大投入,或明或暗招收复读生。

  “如果没有复读生,上头下达的任务根本完不成”,湖北咸宁市一位多年带高三的班主任阮老师说,高分复读生不仅能提高学校升学率,如果能考上几个清华北大或者出个状元,还能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,让学校“一夜成名”,同时还会有更为实惠的物质奖励,一些高考成绩突出的学校可以得到3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。

  从拼升学到拼重点 “考高”独木桥悄然形成

  “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,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、北大。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,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。复读班带走她青春和朋友。”这是一位高考高分复读生写在网络上的文章,成为许多高分考生复读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  武汉市东湖中学的卢老师说,复读生每天过着“三点一线”的生活,在题海中“熬”游,单调乏味,不仅辛苦耗费一年青春,也承受了更巨大的心理压力。曾经做过班主任的卢老师提起当年每天到宿舍查夜的情景有些心酸,“许多学生12点还在借着手电筒的光看书,他们早晨6点还要起来跑操”。

  再多的艰辛挡不住复读大军的汹涌。“我们这几天报名都报疯了!”8月3日,在武汉市一所复读学校招生现场,招办主任聂红芳说,“截至7月底,报名复读的学生超过1500人,交费人数过了300人。各项数据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。”

  据了解,近年来高考复读生仍呈逐年增长趋势。2007年北京高考复读生达两万人,比2006年增加4000人左右;广东省的复读生约有5万多人;湖北省达8万人。

  卢老师说,十年前,考上大学很不容易,基层政府鼓励高二学生参加高考,不少学生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报名参加大学考试,“为什么?出去一个都是国家干部,是输送人才呀!”

  “而今高中学生已经从传统的高考走向了考高。”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尚重生教授说,以前也有小部分复读生,不过大都是志在升学,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非重点不读。

  尚重生教授认为,复读生不断增多是在目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,用人单位倾向录用名牌大学学生的必然结果。应试教育模式不改变,整个社会的用人观念不改变,大量的复读生就依然会存在。复读生大量积压,一届压一届,甚至一届压两届、三届,高中教育陷入了严重的恶性循环。

  一座新型的“考高”独木桥正在悄然形成。

  采访中,武汉市一名高分考生家长杨先生说,多花一年时间,就意味着家长多掏一年学费,孩子多承受一次考试的压力。但是权衡风险利弊后,杨先生得出结论:只要能考上北大、清华等顶尖大学,付出再多也值!

  武汉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王老师表示,观念转变是关键,从就业角度看,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,可能会比普通院校更容易吸引一些用人单位的眼球。

  但成功和成才,最终要看有没有真本事,而不是头上顶着的那块金字招牌。在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时,一些地方类似高级“蓝领”这样的技能型人才却往往高薪难求。足见,是不是人才,实践才有最终的发言权。(记者雷宇 通讯员 袁于飞 陈红艳) (来源:中青在线-中国青年报)

 
   
 
 
 
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版权声明 | 合作伙伴 | 广告服务 |
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: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:源码天地
通信地址: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业务楼505A 邮编:100816 电话:010-65648078 010-65648079 010-65648076
邮箱:kefu@moe.edu.cn 京ICP证050411号